详细内容

又一万亿项目!全国掀“运河”狂潮!

时间:2025-07-31     作者:中筑永生小霍   阅读

湖南砸下1500亿打通湘桂运河,该运河之于湖南意义重大,意在长江之外再造珠江通道,形成“北上长江,南下珠江”的双入海通道,让长沙、株洲、衡阳等内陆城市从中受益。日前,湖南已经提出“将湘桂运河列入国家‘十五五’(2025年-2030年)规划”的建议。

最引人注目的是江西,计划投资3200亿开挖浙赣粤运河目标是建成世界最长运河。浙赣粤运河一头连着浙江的京杭运河和长江出海口,一头连着大湾区,江西试图通过它恢复水运时代的优势,再造赣鄱千年水道。

据不完全统计,这几年国内计划在运河航运领域的投资(包括规划)规模合计已接近8500亿而且还有一些新项目正在规划之中,这仅仅是国内水运系统一体化的冰山一角。除此之外,全国各地大量中小型的工程也在同步动工,例如吉林大水网工程、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等都在紧密推进。

中西部省份竞逐运河建设,重塑区域发展格局

过去10多年来,中西部地区是大基建的最大受益者,高铁、高速带来的巨额投资直接拉动了经济增长。如今,当市市通高铁、县县通高速成为现实,高铁、高速趋于饱和,水运便成为新一轮大基建发力的方向。

水运具有运量大、成本小、效益高的特点,其成本只有铁路的1/2、公路的1/5、航空的1/20,适合大宗散货运输。在国际大循环时代,沿海城市的港口举足轻重,造就了沿海城市的集体崛起。而在国内大循环、国家战略腹地横空出世的当下,内陆河运的地位再次凸显,中西部地区有望从中受益。 

根据规划,我国将打造世界级港口群,构建横贯东西、辐射南北的水运主通道,一批人工运河项目由此被提上日程。目前,我国已有长江、珠江、京杭运河三大内河网络,覆盖长江流域、珠江流域和东部多个省份,但中西部仍有大量空白地带。近年来,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成为大势所趋,但陆路物流成本高企成为最大拦路虎。在此背景下,借助人工运河打造江河联通的水运网络,重塑物流竞争优势,再造“内陆沿海化”的格局,就成了中西部省份的共同选择。运河之于中西部省份,不仅是短期的固定资产投资,更能产生长期而综合的经济效益。 

规划与争议并存,运河工程落地的多重考量

但是,人工运河投资巨大,回报周期漫长。动辄数百亿乃至上千亿元的投资,单靠通航收益本身,30年都难以回本。已通航的江淮运河,中央出资200多亿元,安徽省市共同筹资400多亿元,其他200多亿元来自政策性银行贷款。正在开建的平陆运河,主要由广西方面出资建设,同时积极争取中央车购税补助资金、中央预算内投资,并获得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支持。一般来说,除非是像川藏铁路这类战略地位重要的超级工程,能获得国家财政全力支持的只是少数。从过往规划来看,湘桂运河、浙赣粤运河多次被纳入部委规划,但状态一直都是前期研究论证。 

如果能在“十五五”规划中予以明确,或去掉“前期”的帽子,大概率会向前推进一步。从战略价值来看,运河对所在省份的意义自然毋庸置疑,各地拼命建运河,与其说是“国运之战”,不如说是“省运之战”,竞夺的是大基建大投资,也是未来的发展权。 


标题
更多
  • 1

    1

    地址: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金安中海财富中心A座9层

  • 1

    1

    全国服务热线:400-8822-926

  • 1

    1

    咨询直通:010-57385319

微信扫码关注我们

电话直呼
联系我们:
联系人:测试
职位:测试
联系方式:18888888888
手机:18888888888
暂无内容
还可输入字符250(限制字符250)
技术支持: 无限互联 | 管理登录
seo seo